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2018年12月,李某在微博上散布某市某区发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8年12月,李某在微博上散布某市某区发生非洲猪瘟重大疫情的遥言,引起当地恐慌。网友善意提醒这事是违法行为,李某置之不理,继续发帖。警方依法对李某做出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材料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消费者网购商品在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但是据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规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货遭到商家拒绝后,只有约38%的人选择维权,其余的62%选择沉默。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作为公民该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并指出李某行为的危害性。

(2)结合材料二,38%的人选择继续维权,其余的62%选择沉默。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作为消费者,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

答案解析

(1)公民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李某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并给一部分人带来巨大损失。(2)人们维权意识比较淡薄。(3)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本问考查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根据所学知识,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题文中的李某在微博上散布遥言,引起当地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并给一部分人带来巨大损失。学生据此回答即可。(2)材料二中消费者在规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货遭到商家拒绝,从能依法维权的数字中可以看出,维权的消费者不多,这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3)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