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

题目描述

【题目】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工具的改进。图1中牛耕的劳动场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图2显示的是汉朝的哪一劳动工具?

材料二:

(2)材料二显示的是我国古代哪一著名水利工程?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这一水利工程使哪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良畴亦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

——《宋书》

(3)材料三反映了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怎样的状况?其原因有哪些?通过原因的分析,对当今中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答案解析

(1)春秋时期;耧车(2)都江堰;李冰;成都平原(川西平原亦可) (3)江南得到了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江南社会安定;江南自然环境优越;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人民的共同努力(任意两点即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重视发展科技;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等(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图1中牛耕的劳动场景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图2显示的是汉朝的耧车;汉代的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提高了耕作效率。(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显示的是我国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3)依据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良畴亦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分析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状况。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江南社会安定;江南自然环境优越;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原因的分析,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之处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重视发展科技;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