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2:04:3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在近代也面临着种种挑

题目描述

【题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在近代也面临着种种挑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儒学的法家化,其最具特色的表现乃在于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汉儒抛弃了孟子的“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绝不是因为欣赏他的“贬天子”之说,而是因为他巧妙地用儒家的外衣包住了法家的“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恭亲王奕开设天文馆的建议,遭到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守旧官员抨击:“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洋教习正途(指透过科举入仕的官员),所损甚大……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  五四运动时期改革者们对于中国旧传统进行批判时,很少人对之作过公平或怀有同情心的考察。他们认为几千年的社会停滞不前,给进步和改革之途留下无数障碍,为了清除这些障碍,对于整个传统过火的攻击和对其价值的低估是难免的。这使得儒家学说和民族遗产的许多精华遭到忽视和避而不提。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新知识分子对于从外国输入的新思想过于轻信。结果,他们对于西方思想仍是常常含混不清地要么大力提倡,要么全盘否定。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儒学“法家化”的表现及其体现的时代特征。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对儒学地位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近代化史观评价倭仁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对整个传统过火的攻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第(1)问,根据“汉初……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为他巧妙地用儒家的外衣包住了法家的‘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得出,汉初要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是时代的需要。结合所学得出其影响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2)问,现代化史观主要指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材料中倭仁作为守旧派,反对学习西方,很明显不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阻碍了近代化的进程。第(3)问,依据材料“使得儒家学说和民族遗产的许多精华遭到忽视和避而不提……他们对于西方思想仍是常常含混不清地要么大力提倡,要么全盘否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在于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对西方文明全盘肯定。对中西方文明缺乏理性的认识。积极影响在于对封建旧思想的冲击,促进思想解放。

(1)表现:接受法家“尊君卑臣”的观念(或创建“外儒内法”的新儒学)。时代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与巩固。影响: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政治密切结合,取得独尊地位;并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倭仁维护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学”,反对学习外来技术;其观点不利于洋务运动的发展,阻碍了中国近代化。(3)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积极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