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以农民利益为本,致力于解决农村问题。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以农民利益为本,致力于解决农村问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运动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冒头、争取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形式。

——据《复兴之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所述“改革”的法律依据。说明这次改革使得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这场运动”进行的目的和主要开展方式。

(3)据材料三,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答案解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化:从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目的:提高农业产量、缩小贫富差距、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方式:农业合作化。(3)有利于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4)制定调整农业政策要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立足国情。

(1)依据材料一“土地改革邮票”等信息可知“改革”是指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这场运动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冒头、争取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得出目的:提高农业产量、缩小贫富差距、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所述的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采取的方式是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3)依据材料三“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和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是制定调整农业政策要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立足国情;要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