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阅读下列有关俄罗斯联邦的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19.阅读下列有关俄罗斯联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俄罗斯(指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材料一中,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解决后,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中,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20世纪20年代,他领导这个国家进行“伟大实践”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可看出1929年到1941年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1分)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答案解析

⑴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由原来的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⑵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⑶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因为苏联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⑷斯大林模式; 1991年底苏联解体;经济发展要做到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避免片面发展某一行业,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为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由原来的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3)由材料中1929年不能生产飞机汽车等,到1941年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工业技术,可知,苏联在192-1937年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强盛的工业国。(4)由材料四“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可知,根源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对此吸取的教训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经济发展要做到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避免片面发展某一行业,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