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后的开局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桓公得以“九合诸侯”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桓公“九合诸侯”过程中提出的政治口号。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3)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管仲改革;“尊王攘夷”。(2)商鞅;确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推动民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带动文化昌盛。

(1)据材料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可知,齐桓公得以“九合诸侯”的主要原因是管仲改革,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大起来;在争霸中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2)据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确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据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可知,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材料三评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改革创新的作用是推动民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带动文化昌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