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2:20:05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左图: 汉人胡食图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依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即可从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方面回答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再从推行均田制的角度回答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再从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等方面说明它不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 (2)本题据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等方面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3)本题据材料三“汉人胡食图”即可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回答这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再依据材料四“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基础的方面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措施:推行均田制.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2)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3)趋势:民族融合加强.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