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材料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匈奴族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大。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收复了被匈奴人占据的河套南北地区,并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另外还在公元前211年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有利地制止了匈奴的抢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逐渐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出秦始皇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分析秦朝时期“大规模的移民”的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汉王朝致力于开发西南地区。史书记载,公元前109年西汉降服了滇王,建立益州郡,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同时赐“滇王之印”,滇池地区开始纳入汉王朝的版图。其中在云南晋宁出土的一枚金印,篆书“滇王之印”4字考古工作者先后调查发掘了数十处滇文化古墓群和古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璀璨夺目,充分显示滇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2)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

①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疆域得到扩大

②汉朝在西南地区统一铸造青铜货币

③“滇王之印”的出土,印证了史书上的相关记载

④西南地区的开发为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创造条件

材料三

改革

A

B

C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对赵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赵武灵王决定进行服饰改革,改穿胡服,把裳去掉,改成合裆长裤,上衣是力求紧身合体的窄袖短衣

军事力量迅速增强,赵国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

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旧俗,要治理好北方困难重重

官员在朝廷中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革服饰制度,男女一律改穿汉服,废除了鲜卑祖先的胡服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依据材料三,①处应填____________。比较表格内容,说出两次改革的相同点。

材料四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谈谈对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认识。

答案解析

(1)郡县制。有利于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写出一项即可)(2)①③(3)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内容有相同之处,都对服饰进行改革;改革的作用相同,都增强了国力,政权得到巩固;改革的影响都促进了民族交融。(写出两项即可)(4)表明看法,言之成理。例如: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源于不同文明的优秀特质;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等。

(1)依据材料信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收复了被匈奴人占据的河套南北地区,并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有利地制止了匈奴的抢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逐渐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可知,秦朝时期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2)依据材料信息“滇池地区开始纳入汉王朝的版图。其中在云南晋宁出土的一枚金印,篆书“滇王之印”4字考古工作者先后调查发掘了数十处滇文化古墓群和古遗址”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疆域得到扩大,“滇王之印”的出土,印证了史书上的相关记载,故①③符合题意。(3)①依据材料关键词“官员在朝廷中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和赵武灵王都对服饰进行改革;改革的作用相同,都增强了国力,政权得到巩固。(4)开放性题目,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源于不同文明的优秀特质;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