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观历史,大国的崛起、复兴无不与制造业和隐诚其后的科技密切相
题目描述
【题目】级观历史,大国的崛起、复兴无不与制造业和隐诚其后的科技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一时强国,与金银从美洲大量输入有很大关系。拥有大量金银之后,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促进其他国家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严重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因此,人们把西班牙称作“黄金漏斗”!
——改编自王加丰《强国之鉴》
材料二 一个英国政论家描述道:19世纪上半期,大不列颜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我们的船只满载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改编自《历史必修(II)》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1851—1873)3.3
5
3.8
1874—1890
1.7
5.2
(1970—1890)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材料四 1983—1992年,日本科研人员总数由699万增加到953万,其中企业科研人员从377万增加到565万,由54%上升到59%。同时,科研机构与大学中的科研人员相对减……这既能借助企业的盈利动机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又能及时、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开发适销对路的断型产品和技术,加快科技转化,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材料一中提到的“美洲”最早由哪一欧洲航海家“发现"?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被称为“黄金漏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英国确立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表格显示这一时期哪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并列举这两国该时期突出的发明成果(各一例)。
(4)根据材料四,概据20世纪80—90年代日本科研人员分布的变化情况,并谈谈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
(5)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
答案解析
(1)哥伦布;购买他国商品,黄金外流。(2)世界工厂;工业革命。(3)美、德。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视新技术、新产业的投资与发展。美国:电力、飞机;德国:汽车。(4)企业科研人员上升,科研机构与大学中的科研人员相对减少。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加快科技转化,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推动科研队伍的壮大等。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西班牙……美洲……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西班牙被称为“黄金漏斗”,是因为,购买他国商品,黄金外流。(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大不列……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因为它最先进行了工业革命。(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表格可知,美、德走在了前面。这是因为两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视新技术、新产业的投资与发展。美国的贡献有,电力、飞机方面的成就;德国的贡献发明汽车。(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企业科研人员从377万增加到565万,由54%上升到59%。同时,科研机构与大学中的科研人员相对减……这既能借助企业的盈利动机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加快科技转化,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知,日本科研人员分布的变化情况是,企业科研人员上升,科研机构与大学中的科研人员相对减少。它使日本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加快科技转化,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推动科研队伍的壮大等。
相关试题
简述柴胡在龙胆泻肝汤、逍遥散中的配伍意义。
劳务分包合同中关于劳务分包人的主要义务,下列
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给我们
属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重点的是?()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
下列情形的应税消费品,应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
巷道施工机械化作业线设备的配套, 应保证各工
左宗棠的诗《文章西汉两司马》中的“两司马”指
CO2气提法尿素装置原始开车或排放后开车,入
下列属于民商事仲裁制度特点的是()。
使用类间最大距离法进行图像分割时,下列步骤正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
“位于泄殖腔肛道背侧,有开口向下与肛道相通,
苍蝇为什么要到国外去? ( )
焊条电弧焊时,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 )
马克思主义是 19 世纪的产物,现在是 21
玉米原产于()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