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17:44

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97.5亿美元增加到12180.1亿美元,进口额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9558.2亿美元;1978—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7%,尤其是2001年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

——摘编自李坤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材料三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也是历史”,当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评价,一语中的。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30年后,浦东已从一片阡陌农田变为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30年前,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仅60亿元,2019年达1.27万亿元;人均GDP达22.91万元。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30年来,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在全国创造了50多个“第一”。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7日)刘士安等《勇担使命再出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依据的长远战略和浦东享有的政策,并以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得出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成因: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得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得出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2)原因:根据“1978年”,结合所学得出中国改革开放;根据“2001年”,结合所学得出世贸组织推动;根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3)长远战略:结合所学可知,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依据的长远战略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浦东享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1)特点: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成因: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2)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发展;世贸组织推动等。(3)长远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意义: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