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
题目描述
【题目】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史》材料三: 图1 秧马(摹自元代王祯《农书》) 图2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铜牌 图3 泉州出土的南宋船(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2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4)如果你选用以上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答案解析
(1)①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②政治因素:南方的相对安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2)①主要来自于东南;②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北方转移到南方(或者: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①宋代;②商标、广告意识;③海外贸易。(4)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
(1)根据图表观察,可以知道,从西汉到唐代再到北宋我国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从111万户上升到了830万户;而北方人口在同一时期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从965万户降到459万户,即: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北方战乱不断,而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的政府重视经济发展。(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3)根据材料三,结合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1《秧马》发明于宋朝;图2《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铜牌》,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商标意识;图3《泉州出土的南宋船》,说明宋朝海外贸易繁荣。(4)结合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北方战乱不断,而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由于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关试题
3782截至2月4日赣州的疫情的特点( )答
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都是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交流
(多选题)国际工程风险分类有()。
(单选题)医疗机构的下列行为中,不违反《医疗
(单选题)患儿,8岁。需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成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
患者,男,65岁,肾移植术后继发呼吸机相关性
世纪年代后我国的童话创作形成了三种并存的创作
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和创造性。( )
超短波不是无线电波。()
调酒师职业守则中要求调酒师要做到()。
有盖水池满水试验程序为( )。
矿井劳动定员,新建矿井每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
在卡特尔16种根源特质中,有的起源于体质因素
叉车又称铲车,是最常用的具有装卸、搬运、运输
从2007年6月起,浮息债券以()间同业拆放
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公路货运量按()进行计算。
X.25协议提供给用户的可用的逻辑信道最多
据经验规率,在少于乐观估计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