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3:36:11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

题目描述

【题目】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通过①、②、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越式发展,……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请写出①②两处历史事件的名称。日本的“战后改革”是在哪个国家的占领下进行的?据材料指出日本让我们引以为戒的“行事习性”是什么?

材料二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今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下面是小明同学绘制的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部分)

(2)由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3)材料三中A事件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性质是什么?在B处,列宁领导实施了什么政策?C处改革的领导者是谁?

材料四  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增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比“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材料四中列宁所说的“强攻”的办法是指什么政策?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了什么政策?你认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别是指什么?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日本通过①、②、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大化改新,②是明治维新。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在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家面临着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危险的状况下,日本于1868年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战后改革”是在美国的占领下进行的。据材料一“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可知,日本让我们引以为戒的“行事习性”是“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2)依据材料二“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今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可知,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是维护(或强化)。据材料二“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可知,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是:缺乏自由劳动力和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3)据材料三“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A事件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其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B处,列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C处改革的领导者是戈尔巴乔夫。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列宁所说的“强攻”的办法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并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看得见的手”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经济规律。

(1)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美国。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2)维护(或强化)。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3)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罗斯福新政。“看得见的手”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经济规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