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载惊涛拍岸,九

题目描述

【题目】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变法中“务耕织”的措施是什么?写出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由材料二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3)材料三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答案解析

(1)目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关系:商鞅变法为“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莫定基础。(2)政治方面措施: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发展趋势:国家统一。(3)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

(1)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得出目的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务耕织”是指商鞅变法中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一“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知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是因果关系,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推动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2)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是指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据此分析,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削减王国势力,又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3)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采取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等汉化措施,积极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和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为以后隋朝的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