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

题目描述

【题目】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初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1900年)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时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五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1)据材料一回答,“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哪个党派的主张?这一党派的成立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4)材料四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5)你如何理解材料五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答案解析

(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必要性,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2)中国同盟会。特点: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4)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现象:军阀割据。 (5)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1) 根据题干“惟庚子失败(1900年)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事件以后,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都了解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必要性,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2) 根据题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材料的内容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在1905年成立,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3) 根据题干“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的信息可知,这段材料表明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不得人心。(4) 根据题干“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辛亥革命推翻的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但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据,混战是此时期的社会现象。(5) 根据题干“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