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4:58:51

(甲)

题目描述

【题目】(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公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

(注) [苍头]奴仆。 [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③[帝]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湖阳公主是他的姐姐。 [小黄门]泛指宦官。 [强项令]硬脖子县令。强,硬。项,脖子。

【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使宣叩头谢主长跪而谢之

C. 公将鼓之欲棰杀之    D. 何以战     欲何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一鼓作气

(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3】(甲)(乙)两文都有君臣相对的场面。面对鲁庄公,臣民曹刿为鲁庄公指明 ____才是作战取胜的条件,鲁庄公请曹刿同行参战;面对光武帝,县令董宣据理力争,誓死不认罪,光武帝_____, _______。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加点词语意思不同。前者是凑足音节的助词。后者是代词。A目光短浅。B谢罪。D什么。【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鼓”“据”“俯”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一鼓作气”省略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3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甲文作战取胜的条件可提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分析,也就是取信于民。乙文,面对光武帝,县令董宣据理力争,誓死不认罪,光武帝的做法可提取“‘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分析作答。也就是将其赦免,又赐钱三十万。(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二)参考译文:董宣做了洛阳县令。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等到公主出行,让这个奴仆在车右边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拉住马,用刀在地上一画,大声列举公主的过失;呵斥这个奴仆下车,就地处决了他。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皇帝诉说,皇帝大怒,叫来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就死。”皇帝说:“你想要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国家中兴,可是放纵奴仆杀人,将要凭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请允许能够自杀!”他立即用头撞柱子,鲜血流了满脸。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了他。皇帝让董宣磕头向公主道歉,董宣不听从;小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你当百姓时,敢藏匿犯死罪逃跑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来查。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样!”于是下令:“硬脖子县令出去吧。”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