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嬗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广州的嬗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蕃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蕃坊"所居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蕃坊"修建有伊斯兰教寺院——怀圣寺。据阿拉伯史籍载,公元879年黄巢进城时,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 192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还在造国时代",造国的方法,就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个国民军"应该由全国被压迫的各阶级爱国者而不为私利私图的有力分子集合起来,号召全国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而成"。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
——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序言》
材料三 建国以来,关于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曾经有过八次提法….
(4)1961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6)1979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8)1986年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靠,以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能力、高度文明、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
——吴振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广州在当时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请结合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广州的中国革命实践,论述这一方案的实际效果。
(3)在广州的发展方向上,材料三中的第八次提法与前几次提法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些不同得以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答案解析
(1)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港和河港的转运码头,中外商贸产品的集散地,国外人口的聚居地(2)方案:实现阶级合作,建立国民军进行国民革命实践及效果: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开展北伐。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失败(3)不同:突出了广州的外贸导向,中心地位或国际影响力历史因素:广州有悠久的外贸传统,是传统的区域经济中心或经济基础好。现实因素:改革开放后,它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的反思。
(1)依据材料一“以广州为始发港”可以看出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材料“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可以概括广州是海港和河港的转运地;通过材料“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可以概括得出是外国人的聚居地;再结合所学可知,广州是中外商贸产品的集散地。(2)依据材料二“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主张实现国共合作,建立国民军进行国民革命。实际效果: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开展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失败。(3)依据材料三“外经外贸为导向”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第八次提法与前几次提法的不同是突出了广州的外贸导向地位、中心地位或国际影响力。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可知,这些不同得以出现的历史因素:广州有悠久的外贸传统,是传统的区域经济中心或经济基础好。现实因素:改革开放后,它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的反思。
相关试题
2641【标准答案】( )俗称K粉,联合国把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个人汽车贷款的保证
下列能够体现追求内在美的是
冬奥会冰球每场比赛共有____局,每局__
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这样,在宪法中便
2017年10月9日晚,央视一套《中国民歌大
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
杰出人物是指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
下列哪个不是网络战的形式() [单选题] *
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 )。
20×9年1月1日,东方公司从远大公司购得一
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具备的条件?
油箱的容量根据什么决定?油的循环倍数为多少合
气过剩系数大,炉气显()气氛,会使钢坯烧损增
一般来说,每个使用信息系统的组织都应当有一套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
贸易合同保险条款中,由卖方按发票金额的()投
关于GCS昏迷评分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耦合电容器、避雷器、阻波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有关对抵押客体的叙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