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2)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答案解析

(1)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日本遣唐使来中国;(举出一例)对外开放政策。(2)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闭关锁国。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切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4)开放促进繁荣,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言之有理均可)

(1)依据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有:玄奘西游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 日本遣唐使来中国。(任选一例即可)(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也为了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1405—1433年, 明成祖派郑和 七次下西洋。船队到达亚非三十多哥国家,最远到达 非洲 东海岸和 红海 一带。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依据材料三“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4)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外开放促进国力繁荣,闭关锁国导致国势衰弱,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