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俄、日两国相继进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俄、日两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1871年,……(日本)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
——引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分别被认为是两国历史的转折点,你认为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措施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材料二反映出日本对于实现“富国强兵”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种认识从何而来?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
(1)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由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2)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3)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通过向英国等西方国家学习(4)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大力发展教育;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依据材料一,二的文字内容“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和“1871年,……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被认为是两国历史的转折点,因为二者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从材料一文字“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能够看出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仅为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获得人身自由的劳动力,而且还为地主向资本家转变提供了资金。(3)从材料二中文字“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说明日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采取了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的举措。(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况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得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启示,即改革是强国之路;但改革必须要依据国情制定稳妥的步骤。
相关试题
30【标准答案】.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我国的每年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但你知道它的
(单选题)阿蒙森探险北极时乘用的船只名称是什
(单选题)按晨星(中国)对基金的评价体系,同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料,
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两位著名人物是(
俄国十月革命并没有使分裂的俄国社会和决裂的俄
关于和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在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中,方法的因素主要包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
会选择和利用建筑材料,正确地建造物体,这种结
级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12个齿,从动锥齿轮14
熏蒸时,最好选择在害虫发育处于( )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协
局部冻伤的现场急救:用()的温热水洗几次,擦
出现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
随着思维的成熟和后天的教育,人们的思维方式逐
下面关于机器人目前发展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
马克思在特里尔布吕肯巷664号度过了他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