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9:24:17

材料一:2018年2月20日,两名中国男子身着日军军装在南京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8年2月20日,两名中国男子身着日军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日遗址合影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网友对此非常愤慨并举报。22日,警方将两男子抓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他们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处以行政拘留15天。警方提醒公众“切莫挑战国家与民族的尊严”。

(1)结合材料,请你从两个角度分析网友为什么很愤慨?

材料二:近两年,连续发生多起“精日”(精神上把自己视同为日本人的人群)群体违法事件,严重挑战民族底线,侮辱国格尊严,伤害民族情感。为此,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呼吁立法惩处。

(2)为了避免出现类似事件,你有哪些建议?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等规则。因此分析一种行为时,一般也要以道德和法律等规则为标准。所以,从道德的角度看,材料中的这两名男子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缺少辨别能力,不能做出正确选择;做出了有辱民族情感和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的行为,是不爱国的表现。因此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从法律角度的看,这两名男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没有尽到法律义务;没有正确行使权利。因此受到了法律制裁。只要学生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任意回答一点认识,观点正确即可。(2)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认真考虑“谁有责任做这件事”。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要避免“精日”等现象的出现,国家、社会、公民个人都有责任。从国家的角度看,应加强立法,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各界应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从公民个人的角度看,应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1)道德角度:大是大非面前缺少是非辨别能力,不能正确选择;不爱国,有辱民族情感和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等(答出一点即可)法律角度:违法行为,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没有尽到法律义务;没有正确行使权利(答出一点即可)(2)建议示例    对国家:建议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建议国家立法,加大惩处力度等;建议个人,明辨是非,提高法治意识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