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5:36:15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微臣创设招商局之意,本是如此。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材料三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于外洋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四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内和亦不可久也。”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1)材料一提出的“自强”的途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李鸿章有何新认识?

(3)材料三中“中国文物制度”指什么?李鸿章如何看待它?

(4)结合材料说明李鸿章“变”与“不变”各指什么?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则或专设一科取士”信息可从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并举办新式教育等方面指出“自强”的途径。(2)依据材料二中“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信息可知,李鸿章认识到创办军事工业首先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故主张兴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核心是“求富”。(3)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文物制度”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政治文化道德传统。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西方不能破坏中国固有的封建传统。(4)依据材料二中“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信息及第二问作答可知,李鸿章的“变”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结合第三问作答可知,李鸿章的“不变”是指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道德不能变。综合上述问题的作答可知,四则材料说明了洋务派的实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1)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并举办新式教育。(2)认识到创办军事工业首先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故主张兴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核心是“求富”。(3)“中国文物制度”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政治文化道德传统;李鸿章认为学习西方不能破坏中国固有的封建传统。(4)“变”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不变”是指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道德不能变。四则材料说明了洋务派的实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