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题目描述
【题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材料二:从一名普通的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他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李万君。1987年,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成为了长客焊接车间水箱工段的一名焊工。凭借一股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干劲儿,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焊接本领。他率领自己的工作室累计培训焊工1.5万人,其中一大批成长为长客公司生产骨干,10多位被授予吉林省“首席技师”称号。他还积极参加跨企业、跨地区无偿传授技艺,多次远赴新疆给青年焊工讲课。用他的话说就是:“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1)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理解。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3)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向李万君学习,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
答案解析
(1)“止于至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善良勇敢、坚毅不拔、无私奉献等。(3)①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要求我们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④“止于至善”应以修身为本。
(1)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要求回答“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可以回答善良勇敢、坚毅不拔、无私奉献等,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积极向上即可。(3)本题考查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以修身为本等方面来回答。
相关试题
686【习题】总书记指出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是
350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
39.电动自行车已逐渐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交通
(单选题)退缴的邮资票品依据退缴单位的退缴单
(单选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客户登录个人网上银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是一群农民
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
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到处可见商标为“西门子”
2016年3月21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
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2016年第50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十一过后,济南某中学上午第一节课由7:40开
踝关节扭伤,应该:
下列哪项不属于沉淀池的异常现象( )
污秽等级Ⅳ级地区,选择电气设备爬电比距为()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时(
国际船舶代理
一次I/O操作的结束,有可能导致()。
采用TCP/IP进行数据封装时,以下哪个端口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主要包括()、疏散宽度指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