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中学生小健乐于助人,在小学时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中学生小健乐于助人,在小学时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是老师和家长们公认的好孩子。但自从沉迷于网络游戏后,他就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常常在网吧废寝忘食,花销越来越大。为了弄到玩游戏的钱,他经常在家里和学校偷窃财物,向低年级同学敲诈勒索,甚至与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持刀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3起…….最终小健进了少管所。

材料二:看漫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小健的行为有哪些违法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说明原因。

(2)看到材料二中的行为后,我们青少年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从上述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警示?

答案解析

(1)偷窃学校和家里的财物、敲诈勒索是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是犯罪行为。原因:持刀抢劫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因而是犯罪;而前两者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小,是一般违法行为。(2)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3)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本题为材料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来判断是哪种违法行为。偷窃学校和家里的财物、敲诈勒索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是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对社会危害程度严重,是犯罪行为。理由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的大小来区分。(2)观察漫画,漫画反映了歹徒抢劫他人财物这一行为。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来回答。从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角度来回答。(3)本题为警示类问题,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依据所学知识,从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等角度来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