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材料一中的这条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何人“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材料二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3)据材料三,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殷切的诉求”。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2018年2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签署了《联合国全球反恐协调契约》。该文件确立了一套旨在显著提升联合国系统协调一致性的指导原则,以支持会员国执行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恐怖主义的跨区域和跨国性,意味着对付和预防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行为也必须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2018年3月6日光明网《〈红海行动〉国际法规则下的一次撤侨》

(4)材料四反映联合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解析

(1)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玄奘(2)郑和下西洋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3)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条路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玄奘“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根据材料“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3)据材料三“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殷切的诉求”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根据材料“2018年2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签署了《联合国全球反恐协调契约》。该文件确立了一套旨在显著提升联合国系协调一致性的指导原则,以支持会员国执行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恐怖主义的跨区域和跨国性意味着对付和预防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行为也必须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可知,材料四反映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