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矛盾篇)

材料一: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79页

(战争篇)

材料二:见下图

(融合篇)

材料三:表格中的材料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73页,(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1)依据材料一指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在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族灭亡?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作用。

答案解析

(1)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匈奴。(2)前秦和东晋。(3)汉化措施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依据题干“西晋统治腐朽……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匈奴。(2)依据题干“淝水之战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北方的前秦向南方的东晋发起的战争,双方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人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队。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前秦和东晋。(3)依据题干“魏主下诏……免所居官。”、“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汉化措施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