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苏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在农业方面,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控制住集体所有制。
——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材料二 1933 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指出该体制下苏联工业、农业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1935年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经济决策。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体制:根据“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得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内容:根据“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得出农业集体化;结合所学可知,工业方面是优先发展重工业。(2)措施:根据“1933 年《国家工业复兴法》”得出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根据“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得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规定生产规模、公平竞争、实行蓝鹰计划等)。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决策:根据“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得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特征: 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2)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规定生产规模、公平竞争、实行蓝鹰计划等)。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决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相关试题
8075在人们如何感知风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
669安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全面梳理管理和
9430 请根据给定的数据透视表框架建立以“
(单选题)1981年6月,我国第一个海水淡化
4、非过程化程序设计语言是指() [单选题]
333. 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
差额选举,是指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
1935年前后,蔣介石极为重视西南地区的建设
政府性资金包括( )。A财政预算投资资金B国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中( )属物
除油罐为什么会溢流?怎样控制?
颅部的副交感神经有: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成长环境,( )是幼儿的第
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
MKD-5S钻机的主机由回转器、夹持器组成。
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等属于物流()。
停炉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应采用( )保养。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有哪几个阶段?()
《虬髯客转》以杨素宠妓红拂与()私奔的爱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