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36:44

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苏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在农业方面,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控制住集体所有制。

——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材料二 1933 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指出该体制下苏联工业、农业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1935年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经济决策。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体制:根据“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得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内容:根据“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得出农业集体化;结合所学可知,工业方面是优先发展重工业。(2)措施:根据“1933 年《国家工业复兴法》”得出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根据“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得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规定生产规模、公平竞争、实行蓝鹰计划等)。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决策:根据“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得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特征: 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2)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规定生产规模、公平竞争、实行蓝鹰计划等)。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决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