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9:06:04

“封建良政”

题目描述

【题目】“封建良政”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贞观政要》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哪种权威占了上风?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与秦汉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相比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意见:根据“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可知,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皇帝以及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宰相的意见。(2)冲突:根据“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得出皇权与法律权威的冲突。占了上风:根据“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3)制约:根据“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得出大臣,根据“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得出法律的制约。认识:结合所学,可从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特点皇权至上,而唐朝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等角度分析回答。

(1)意见: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宰相的意见。(2)冲突:皇权与法律权威的冲突。占了上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3)制约:大臣(或三省宰相)、法律的制约。认识:秦汉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上,但在唐朝皇权并非绝对权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