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明朝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雍正,乾隆年间,许多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

材料二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反映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

(1)材料一反映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是“文字狱”消极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文学的进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等。(2)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文明的距离。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雍正,乾隆年间,许多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清代实行的“文字狱”;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清代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文学的进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等。(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文明的距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