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05:11

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推动我国古代教育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推动我国古代教育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共同研究,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

——摘编自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太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兴办太学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兴办教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儒学思想的政治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古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等信息可知,体现了汉代太学开放性的特点;根据材料“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可得出汉代太学自学为主,氛围活跃;根据材料“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可得出汉代太学传播儒家思想。背景,根据材料“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2)特点,根据材料“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可得出朱熹重新编写教材,注重理学思想的渗透,即用理学解释经典;根据材料“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等信息可得出朱熹重视启蒙教育。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理学逐渐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成为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工具。(3)主张,根据材料“学校,所以养士也”“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可得出黄宗羲认为学校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地方,即养士的地方;根据材料“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可得出黄宗羲认为学校承担治理天下的职能。目的,根据材料“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认为学校是培养精英人才和承担治理天下的职能,反对为科举官场服务,这主要为批判君主专制的目的服务。(4)根据材料“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政治人才,有利于扩大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从而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中国古代教育一定程度上起到教化的作用,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1)特点:开放性强;自学为主,氛围活跃;传播儒家思想。背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2)特点:重新编写教材,注重理学思想的渗透(用理学解释经典);重视启蒙教育。影响:他的思想后来作为官方正统儒学,成为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工具。(3)主张:培养精英人才(养士);承担治理天下的职能。目的:批判君主专制。(4)政治功能:维护国家统一;培养政治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