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孔子见罗雀者

题目描述

【题目】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大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④之阶⑤,随小者之戆⑥而有危亡之败也。

(注)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致: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全身:保全身体。⑤阶:同借”,凭借。⑥戆(gàng)愚⑦败:祸乱,祸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雀从黄口/从流飘荡

B. 孔子顾谓弟子日/此之谓大丈夫

C. 而以所从为祸福/天子为动

D. 黄口贪食而易得/寒暑易节

【2】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者远害、贪食而易得的道理,孔子借此教育其弟子要

答案解析

【1A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都是“跟从”之意。B前者“对……说”,后者“叫做”。C前者“变成”,后者“被”。D前者“容易”,后者“更替,交换”。【2文言文重要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孔子教育其弟子的内容可提取“以所从为祸福并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两句分析。意思分别是慎重选择他所跟从的人和亲长者远小者。告诫不要仿效年少者的鲁莽愚蠢,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译文: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