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汇,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
题目描述
【题目】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汇,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1917—1923年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是什么?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面对“变局”又提出了何种对策?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对西学的“领悟”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实践。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的典型事件及其基本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领域变化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及所学新思想萌发回答;第二小问依据19世纪后半期可知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甲午战争之后的几年”以及所学晚清民族危机从政治、经济以及阶级力量变化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近代制度变革是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第三小问实践结合所学可知是戊戌变法。(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主张依据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主张回答即可。(4)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国人学习西方特点从被动到主动以及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1)对策:师夷长技以制夷。对策: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2)背景: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人物:康有为。实践:戊戌变法。(3)事件: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4)特点:向西方学习;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到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驾驶员可以一边行车一边打电话。(
锛堝垽鏂锛?/div> 澶栧洿鍙樺
8530 PLC程序下载时应注意()。A、可
【判断题】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
(多选题)对香港地区的铁路运输中,香港段铁路
(单选题)汽车贷款常用的还款方式不包括()。
(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高热,持续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属于规章。
【标准答案】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
79、当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要做
(2016年南昌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A.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2009年12月25日,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建成
装修手续办理中,装修施工人员需要办理()。
钢丝绳最大静拉力Smax必须小于或等于()。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单缝两端处的光线
下列关于氟尿嘧啶的说法,错误的是()
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在竞争激
SQT综合征,提示()
V阀常见故障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