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 材料一出租车司机徐某行驶途中遭到乘客李某持刀抢劫。当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出租车司机徐某行驶途中遭到乘客李某持刀抢劫。当李某用刀威胁徐某时,徐某用车上的扳手击伤李某,并立即报警。后来,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年。

材料二钱某因赌博与赵某发生争吵,并扭打在一起,把赵某打成轻伤。赵某报警,钱某被公安机关拘留了七天。几天后,怀恨在心的的钱某趁赵某不备,用木棍将其打成重伤。钱某被抓后,尽管他一再强调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但还是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1)材料一、二中那些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你依据什么判定的?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哪两大类?“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说明两名罪犯受到了刑罚中的哪类处罚?

(4)两则材料启示我们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案解析

(1)李某、钱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判定的依据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2)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4)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制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②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1)本问考查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凡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材料一、二中的李某、钱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据此进行回答。(2)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必然后果。(3)本问考查对刑罚的种类的认识。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驱逐出境。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说明两名罪犯受到了主刑的处罚。(4)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得到的启示,从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觉守法、捍卫法律的尊严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