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43:1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逢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可以得出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唤醒国人。(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的理由,可以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和推动民族解放等方面来回答。

(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唤醒国人。(2)说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推动民族解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