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
(天朝梦碎)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艰难寻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国家统一梦)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分离和一次回归?
(5)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 (2)洋务运动 西方政治制度 (3)孙中山 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4)第一次 《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第二次,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逃到台湾;回归: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5)台独分子的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1)依据材料一中信息:“战争”“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840-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主权不再独立完整,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材料二A组信息:“约35年”“近代化尝试”。结合课本所学,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9世纪60——90年代中期,约35年,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器物层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经济,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最终失败。它“忽略”的是对西方文明中政治制度的学习。(3)依据材料二B组信息:摘自《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可知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结合课本所学,孙中山根据中国同盟会纲领,提出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权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主义要求推翻清朝贵族的统治,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4)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造成中国近代史,台湾和祖国的第一次分离;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台湾和大陆的分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台湾回归到祖国的怀抱。(5)依据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承认台湾政权,支持台湾,不承认共产党政权。帝国主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是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台湾政权内部,台独分子的破坏,阻碍了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相关试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邮储ATM操作表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调整中的矛盾,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
党的十八大指出,只有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以扩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
在中欧和东欧国家,用炭疽菌素TM做皮试,是于
【单选题】 耳廓外伤后伴绿脓杆菌感染,最易形
某市一生产企业2018年度全年实际占地共计6
有哪些作曲家曾经编写管弦乐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截面在()以上的电源线终端必须加装线鼻子,尺
游离气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开发和有效利用
《行政许可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
DBMS中实现事物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
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Ⅰ.现金及现金
一奶牛场,3d前有一奶牛因突然发热,呼吸困难
连云港属于哪个省()
关于健康风险评估的描述,正确的是
公司在招聘时还可能考察独处时是否严谨。()
下列数组定义及赋值,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