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中提及的“本书作者”对司法中充分进行法律论证
题目描述
从一般视角看,充分陈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进公正,但本书《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作者却提出: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为什么?首先,“充分”是指除了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这两种方式之外,对其他辅助性论证资源的大量使用,辅助性论证资源则主要包括说理方法、经验常识、法律原理。多数情况下,仅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推理,这种论证只会让人感到“本来如此”,而要实现“很有道理”的论证,则势必需要不断地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等。
然而,作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其一,人们关于“说理方法”的日常经验,本身就是复杂的,比如中国古代的许多经典文本,以模糊思维和飘逸说理为特征,典型如《论语》《老子》,而西方许多经典文本,却以分析思维和精细说理为特征,两种思维说理明显不同;其二,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和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存在较大区别,后者比前者更凸显利益以及是非立场的纠葛,参与者及旁观者对后者中的论证,审视、期待、要求显然更高,从“经验常识”展开理由论证,总会引发新的疑问和追问;其三,在法学话语及法律实践话语中,“法律原理”的争论不胜枚举,在中国法学甚至世界法学中,几乎难以看到一个法律原理未曾遭遇反论,且法律原理常涉及规范问题,注定在价值上有主观性。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法律论证是否充分与争议的化解、裁判的正当性、司法公正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单纯”的法律论证,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以展现法律裁判的理由,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
答案解析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文章第一段中直接点名作者态度“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接着解释了原因,最后一段再提出结论——法律论证是否充分与争议的化解、裁判的正当性、司法公正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故作者对司法中充分进行法律论证的态度是不赞成的,所以选择B。 第三步:分析选项A选项:与作者态度相反,所以A错。 C选项:“不置可否”指不发表任何态度,而文章中作者直接表明了态度,所以C错。 D选项:“怀疑”指心中怀疑,态度不明确,所以D错。 故本题选B。【2020-上海A-019/上海B-019】
参考答案:B
相关试题
【题干】本题共计 2 个问题 下图为&
下列属于广义上的综艺节目的有()。答案
80. CCF NOIP 复赛全国统一评测时
371. 足浴时将毛巾一侧卷在手指,其余放入
[判断题]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
从17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
退休养老需要的费用受到( )影响。A生存寿命
ETF具有以下( )特点。Ⅰ.被动操作的指数
框架梁柱节点部位,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其钢
“四大名旦”都反串过武生戏的同一个什么角色?
我国制订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聘用中国雇员的管理规
从一个装有三个红球两个白球的盒子里摸球,那么
2007年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是: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以下哪个毒品是目前世界上吸食人群最多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根尖周病急性化脓期的3个阶段分别为()()及
“一通三防”中的“三防”是指防治瓦斯、防治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