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

题目描述

【题目】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材料一  原始工具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生产工具分别是由哪个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材料二  先民的食物

(2)请分别写出最早种植图三、图四农作物的原始居民;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能说明什么?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3)请列举两例远古居民的住所。

材料四  2019年8月7日,炎帝祭祀大典在宝鸡炎帝陵隆重举行。宝鸡市炎帝文化研究会会长霍彦儒恭读祭文,追思炎帝的丰功伟绩。

(4)材料四中“追思炎帝的丰功伟绩”,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炎帝的两例主要贡献。

材料五  传说中尧、舜、禹曾活动在山西南部一带,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下许多关于他们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5)材料五涉及的人物,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

答案解析

(1)图一:旧石器时代,图二: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2)图三:河姆渡居民,图四:半坡居民。说明我国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生活。(3)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4)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任意两例即可)(5)禅让制。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一的打制石器是由旧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使用的,图二的骨耜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反映了原始居民逐渐过上了原始农耕生活。 (2)最早种植图三、图四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分别是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前者最早种植水稻,后者最早种植粟。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我国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生活。(3)结合所学知识,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主要生活在干栏式房屋,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主要生活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4)结合所学知识,炎帝的主要贡献有:他亲尝百草,发明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作陶器,发明纺织等。(5)材料五涉及的人物“尧、舜、禹”与禅让制有关。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