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政权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列举两项)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

(外交成就)“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的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4)为求劝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5)请你谈谈新中国应该如何提高国际地位?

答案解析

(1)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武汉长江大桥。(4)“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5)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有: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和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3)根据“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它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作答。如: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