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9月14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六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中包含了“批判质疑”的素养,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判断。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把“批判质疑”作为中学生发展的素养之一?

材料二: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2)我们中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实行“批判”?

答案解析

(1)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③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2)①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批判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③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④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等等

(1)本问旨在考查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本问设问直接,难度不大。结合教材知识,我国为什么要把“批判质疑”作为中学生发展的素养之一。可从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等角度作答。(2)本问旨在考查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材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这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所以本问可从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批判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等方面作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