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0:06:24

    材料一:2018年,《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8年,《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又掀起了收视热潮。从“一枝一叶总关情”到“报得三春晖”;从“国无德不兴”到“只留清气满乾坤”;从“腹有诗书气自华”到“天下之治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材料二: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所有地区开始投入使用。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幅度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范围内,列举一例。

(2)请你谈谈新编教材大幅度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3)作为青少年,你打算怎样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解析

(1)根据课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我们可以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角度进行举例即可。(2)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必要性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3)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能做的,可以从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豪感、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等角度分析回答。

(1)如:“言必信,行必果”,体现诚信;“与人为善”,体现友善;等。(2)必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好就要学习);②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宣传);③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发展好),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