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30:13

少数民族改革是中国古代改革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华民族

题目描述

【题目】少数民族改革是中国古代改革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国。元昊执政前的官制较为简单, 元昊执政后始加健全。他设立文武班,在文武班中有蕃学和汉学,选蕃、汉官僚子弟进入蕃学。元昊重视蕃学,汉学被置于次要地位。设“总理庶务”的尚书令,设十六司,分理六曹,于是“官制渐备”。健全军事指挥系统,设立十二个地方军区,由中央任命党项黃族管理。建立待卫军,由豪族领主亲属组成,由元吴亲自掌管。元昊命人创制了西夏文字——蕃文,它借鉴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又有本民族特点。元昊还修建了秦家、汉延等新的水利工程,修复了一些古渠,后世称为昊王渠。

材料二  公元1161年,金朝的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开始改草,对内,集中兵カ扑灭各族人民起义。对外,打退宋朝抗金复国的进攻。他纠正了海陵王治时期的一些弊政,完善科举制度,创立女真进士科,在京城设立女真国子学、地方设女真府学。大批任用非皇室的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参与执政。他还在改革中提倡保持田猎、击球、骑射等女真传,提倡学习女真文、讲女真语。

——以上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昊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世宗改革的背景,并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西夏、金朝两位皇帝改革的异同点。

答案解析

(1)“意义”,根据材料一信息“元昊执政前的官制较为简单, 元昊执政后始加健全”得出:健全了国家管理机构;由材料信息“他设立文武班,在文武班中有蕃学和汉学,选蕃、汉官僚子弟进入蕃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动了西夏王朝的封建化;由材料信息“设立十二个地方军区,由中央任命党项黃族管理。建立待卫军,由豪族领主亲属组成,由元吴亲自掌管”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巩固了党项贵族的统治、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由材料信息“元昊命人创制了西夏文字——蕃文,它借鉴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又有本民族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西夏文化的发展;由材料信息“元昊还修建了秦家、汉延等新的水利工程,修复了一些古渠,后世称为昊王渠”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对内,集中兵力扑灭各族人民起义”得出:各族人民掀起反金起义;由材料信息“对外,打退宋朝抗金复国的进攻”得出:宋朝抗金复国势力高涨;由材料信息“他纠正了海陵王治时期的一些弊政”得出:海陵王弊政导致统治不稳。“异同”,依据材料一信息“他设立文武班,在文武班中有蕃学和汉学,选蕃、汉官僚子弟进入蕃学”、材料二信息“完善科举制度,创立女真进士科,在京城设立女真国子学、地方设女真府学”并结合孝文帝改革内容从都注重或推动了本民族的封建化的角度分析共同点;由材料一信息“元昊命人创制了西夏文字——蕃文,它借鉴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又有本民族特点”、材料二信息“他还在改革中提倡保持田猎、击球、骑射等女真传,提倡学习女真文、讲女真语”并结合孝文帝改革内容从孝文帝改革不重视保留本民族特色,而西夏、金朝改革中注意保留本民族传统的角度分析不同点。

(1)意义:健全了国家管理机构;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了党项贵族的统治;有利于西夏文化的发展或保存西夏党项族文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西夏王朝的封建化。(2)背景:各族人民掀起反金起义;宋朝抗金复国势力高涨;海陵王弊政导致统治不稳。相同点:都注重或推动了本民族的封建化。不同点:孝文帝改革不重视保留本民族特色,西夏、金朝改革中注意保留本民族传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