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代一大儒与弟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

题目描述

古代一大儒与弟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一段对话的大意是,人的成长需要做到
A.克己复礼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克己复是指礼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格物致知是指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发明本心是一种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修养过程。这三个观点都和题意内容不符,故排除A、B、C项;根据“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可知该大儒主张思想和行动要符合,即知行合一,故选D。    

同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