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23:12:05

材料一:2017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7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材料二:2017年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市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以“三江九河”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现宜林荒山、荒坡、荒丘、荒滩造林绿化和天然林管护全覆盖;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建设美丽宜宾。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河北塞罕坝林场能由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系列做法对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3)为了建设美丽宜宾,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些什么?(至少3条)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我国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原因。依据教材知识,我们可以围绕着“党和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具体组织答案。(2)材料二中,给我们一一列举出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这对宜宾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这些措施的意义,我们可以围绕着“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具体组织答案。(3)本问考查中学生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依据教材知识,结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我们可以具体围绕着“树立意识”“加强宣传”“落实环保行动”“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此题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立意,用“塞罕坝”治理变化对比和宜宾本地治理环境为背景材料,设了三个小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把握。运用宜宾当地治理环境措施,有利于学生关心和了解本地政策措施并积极参与、落实环保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