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51:57

经济体制与发展规划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体制与发展规划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78年l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到和义务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

(3)材科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材料四  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

第(1)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这时期通过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工业发展迅速;“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第(2)小问,根据材料“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回答“包产到户”;“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到和义务的法人”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国企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第(3)小问,根据材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召开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第(4)小问,根据材料“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可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上海的发展,也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上海浦东的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等角度分析回答。第(5)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再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说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也可以回答从农业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等角度分析回答。

(1)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亦可)城市:国企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使企业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亦可)(3)中共十四大。(4)促进上海、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的发展;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5)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或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或从农业到国有企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