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的前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是怎样尊称他的?

(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之间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鼎立局面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有(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材料二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元朝的“四等人制”的看法。

(4)根据提示,填写与西藏相关的历史事件。

朝代

历史事件

意义

唐朝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关系。

元朝

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直接统辖。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清朝

③确立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

④1727年,设立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⑤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2)C (3)回族(1分)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松赞干布  宣政院   驻藏大臣(5)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友好。我们应该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友好交往的民族意识。(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的拥戴,他们的首领纷纷来到长安来朝见唐太宗,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北方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辽)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北宋位于辽和西夏的南面,辽位于东北部,西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形成了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12世纪初,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后来灭辽,与北宋和西夏并立。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耻”,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即位建立南宋,形成了南宋与西夏、金的政权并立。所以,①②④项符合题意;1125年,金灭辽,不可能与南宋并立,③项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故选C。(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二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依据表格信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行。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依据表格信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依据表格信息“1727年,设立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于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大大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5)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友好。民族关系融洽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后盾,我们应该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友好交往的民族意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