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5:12:13

    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    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的重要国际组织是?

材料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局部)

时间

事件

1929年

美国股票价格暴跌,随后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1年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3年

A     出任德国总理

1937年

B     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完成表格中空格处填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表格说一说,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和日本选择了什么方式来应对?这种应对方式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A.     B.     

(素养二历史理解)

材料三: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3)上图李芳同学根据知识目录所制作的“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思维结构导图。请你帮助她完成未填写完成的内容。

(素养三历史阐释)

材料四: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1215855

2433880

3213870

3836859

4672329

5403597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4)请概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势,并说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巴黎和会,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的重要国际组织是联合国。(2)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两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根据材料三“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思维结构导图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随着日本实力增强、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中国、俄罗斯的崛起,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4)根据材料四“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趋势西欧六国经济不断持续增长;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1)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2)A.希特勒,B.七七(或卢沟桥);德、日两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C.两极,D.西欧,E.中国。(4)趋势:西欧六国经济不断持续增长。外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