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2:52:07

“冷战思维”是一种外交思维。外交思维滋生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和

题目描述

【题目】“冷战思维”是一种外交思维。外交思维滋生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正确的外交思维,治国利天下,而谬误的外交思想,则祸国祸天下。

材料一: 冷战思维及冷战形成过程

材料二:冷战思维及危机处理

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都在指责对方,但是也趋于选择谅解,并明确表达了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

——刘金质《冷战史。上册》

材料三:冷战思维下的各国发展

材料四:“冷战思维”在当下

如今的美国政府时刻强调“美国优先”,在贸易问题上蛮横采取单边主义,频繁制造经贸摩擦,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利益敲诈,极限施压,背后仍然是冷战思维。中国是成长中大国,是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政府将贸易制裁主要对象锁定中国,世人都明白其醉翁之意。制造经贸摩擦、发动经贸攻击是美国为强化自身利益,维护霸权地位,打击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资源、实现战略图谋、扩大地缘政治利益的惯用手段,历来如此。

——周锡生《观察  美国四面出击能持续多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提炼出外交思维和冷战出现的关系。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在冷战思维下军事上的表现。

(2)1962年,在冷战思维下,美苏之间有何危机?根据材料二归纳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作为两国领袖基于什么认识,为什么是这种外交行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冷战期间世界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据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一系列行动的实质是什么?面对美国经济上“冷战思维”下的做法,中国应该怎么做?

答案解析

(1)第一问:斯大林根据历史经验在1946年指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蔓延,可能出现了世界的大战。同年美国提出要以武力为后盾扼制苏联。概括可知,美苏两国在外交上都把对方看作是潜在的敌人,这种思维最终导致了冷战的出现。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表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设立。(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和所学知识可知,1962年美苏之间发生了导弹危机。第二问:根据材料“……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但是也趋于选择谅解,并明确表达了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可知,双方之间采用了沟通对话、和平谈判、搁置分歧、达成共识、避免直接对抗的方式处理危机。第三问:根据材料可知,基于“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双方采取了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因为战争只会带来对双方、对人类的伤害。(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可知在冷战期间,美国、欧共体、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匈牙利、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探索前进这两条线索并行发展。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日本的发展,苏联等国家的改革失败都在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如今的美国政府时刻强调美国优先,在贸易问题上蛮横采取单边主义,……背后仍然是冷战思维”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系列行动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第二问:面对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思维,中国应该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与各国多边合作;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1)由于美苏两国思维上都把对方作为潜在敌人,这种思维导致冷战的出现。美国军事上冷战表现为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出现古巴导弹危机。沟通对话、和平谈判、搁置分歧、达成共识、避免直接对抗。因为战争只会带来对双方、对人类的伤害。(3)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探索前进。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4)实质是维护霸权地位。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与各国多边合作;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