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10:21:08

某校开展“北京胡同一日游”的文化实践活动,下面是某组同学撰写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开展“北京胡同一日游”的文化实践活动,下面是某组同学撰写的调查报告。请你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在横线处按要求填写内容,帮助他们完善报告。

一、调查背景

北京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其内在特色却各不相同,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经络,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们不仅是百姓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传统北京人社会生活的印记。

二、调查过程

文献查阅:北京胡同的历史

北京胡同的历史和现在的北京城一样久远。北京旧城是以元大都为基础修建的,元大都城门内的大街构成了全城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东西走向的若干小巷,这些小巷就被称为胡同。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沿袭了元大都的格局,内城许多胡同都是元代的遗存。但自明朝开始,对城市建筑的规范越来越宽松,出现了许多斜街和不规则的街道。

清朝北京有胡同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约2550多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至今街巷约4000多条。

(1)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北京胡同的文化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地调查: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  游客过多、游览质量不佳:目前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了10万人次。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对当地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街区风貌和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问题二  过度商业化,历史文化景观与商业街不平衡:不少商户与南锣鼓巷体现的历史文化氛围无关,风格简单、特色不突出的吃喝玩乐商铺发展过旺。游客体味不到北京胡同文化,感觉是在逛商品街。

措施建议

(2)结合调查问题,就南锣鼓巷胡同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解析

本题以某校开展“北京胡同一日游”的文化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完善报告。第一个小问题要求考生概述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这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主要从北京胡同文化源远流长;北京胡同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二个小问题,着重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文明的演的意义以及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调查问题,就南锣鼓巷胡同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通过审读设问,需要考生明确,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方法论建议。首先,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说明要充分考虑南锣鼓巷景区的承载能力,采取措施保护街区风貌和设施;其次,可以从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的角度,分析说明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和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让游客重拾北京胡同文化的记忆即可。

(1)特点2分,文化价值6分。①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胡同文化源远流长;北京胡同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②保护北京胡同的文化价值:以独特的结构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北京城市建筑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胡同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方法论建议: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南锣鼓巷景区的承载能力,采取措施保护街区风貌和设施;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和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让游客重拾北京胡同文化的记忆。(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