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和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和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该派别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
(3)材料三是谁说的话?他发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有何影响?
(4)近代除了上述材料中的几次向西方学习的活动,还有哪个派别掀起了什么活动?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6)综合上述中国近代强国梦的探索活动,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2)资产阶级维新派或改良派;戊戌变法。(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4)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5)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再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6)中华民族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等。
(1)根据材料“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2)根据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民族危机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3)根据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陈独秀说的话,他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分别与洋务运动、戊戌办法和新文化运动等近代化探相关,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学习的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的西方的思想文化。所以是技术--制度--思想,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故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再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等。
相关试题
5598 有以下程序#define P(a)
1148 由于生产与存货循环与其他业务循环的
(单选题) 管道井当需要进行检修时,其通道宽
47、2017年10月16日起实施的《上海轨
(多选题)在()气象条件下容易发生中暑。
46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
(单选题)以下不追究审查岗尽职责任的有()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下列对权利和
揖让之礼,大有讲究。在古代,一般按尊卑可以分
变脸是____剧中的绝活。
2015年末,全国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约为
燃烧法销毁混入少量雷管、引信没关系,不会酿成
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者激励员工的能力
建筑工程险的被保险人有( )。
中国奉行________的国防政策。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的主要途径是国民政
如果某农产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作
安全润滑状态,摩擦系数小。
原子由( )和原子核组成。
下列现浇混凝土板工程量计算规则中,正确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