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治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君权提出各自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关于国家治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君权提出各自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孟子为此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什么要求?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实现其治国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
答案解析
(1)关键因素:依据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知是民心的得失。主张:结合所学从孟子的思想主张施仁政以及实行民贵君轻回答。(2)思想:依据材料二“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可知是君权神授。要求:依据材料二“君命顺,则民有顺命”“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可知百姓服从君主统治以及天子服从天命。(3)关键:依据材料三“正君心是大本”可知是正君心。途径:依据所学从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回答。(4)共同认识:依据材料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正君心”等信息可知是限制君权。
(1)关键因素:民心的得失。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2)思想:君权神授。要求:百姓服从君主统治;天子服从天命。(3)关键:正君心。途径:存天理,灭人欲。(4)共同认识:限制君权。
相关试题
7300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
用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不裁员
党的()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
[单选] 信贷客户的理性信贷动机是指客户为获
(判断题)气体分子间引力极弱,从而使它不容易
古羊齿被认为属于前裸子植物而不是蕨类是因为它
克莱因出席1893芝加哥世博会时认为人类的技
以往的研究认为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热量,引发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在
2014年10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公共
“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磐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
千百年来,乡村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规训与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CL的含义是()。
194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被认为是保护
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 );当设计无要求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保险委付是()的派生原则。
下列化学键中,容易形成玻璃的是:()
中国大学MOOC: 蛲虫的主要致病机制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