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0:37:23

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

材料二:熹平(东汉灵帝年号)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的作用。

(3)宋代书院是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就是当时朱熹讲学的地点。结合材料,说明白鹿洞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归纳孔子的教育成就。就孔子的教育实践来看,孔子开创私学,广收门徒,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因材施教”培养了一批懂得“政事”和治国本领的人才;孔子编订的“六经”作为儒家基本教材, 奠定了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第一小问,由材料“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可见官府重视教育;而官方统一教材本身服务于官方统一思想。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和思想上两个方面归纳其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白鹿洞书院本身属于弘扬理学的教育场所;从“修身之要”和“处世之要”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

(1)成就: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张;整理和修订“六经”,接续了古典文化。影响: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培养了一批懂得“政事”和治国本领的人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六经”奠定了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统一思想。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特色:传播理学思想;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