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材料二:“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 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1)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出自什么文献?它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在此制度中有一户人家开着一家棉布店,销售自己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个等级制度有什么突出特点。

(3)材料三是哪个宗教的教义。请举出一位在中国信仰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当时它是受人们支持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2)种姓制度;吠舍;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佛教;玄奘(4)支持;佛教宣扬“平等”、“死后升入天堂”等教义易得到人们接受;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利用。

(1)由材料一“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起到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根据材料二“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 一切创造物的主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根据材料三“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佛教的教义。在中国信仰佛教的著名人物有玄奘。(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在当时佛教是受人们支持,佛教宣扬“平等”、“死后升入天堂”等教义易得到人们接受;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利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